|
 |
日本岛津制作所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
Shimadzu scientist awarded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
|
|
 |
田中耕一因发明革命性的质谱技术而获得2002诺贝尔化学奖
|
 |
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,日本岛津制作所科学家田中耕一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道,共同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,以表彰他们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识别和结构分析中的贡献。
|
田中耕一(Koichi Tanaka)所发明的革命性质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蛋白质、DNA、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标准分析方法(MALDI,SELDI和DIOS)的基础,其使表达生物大分子组成成为可能。几乎所有现代商品激光解吸附技术都是以田中耕一的工作为基础的。
|
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特点是聚焦在生物高分子(如蛋白质)研究中的分析方法上,田中先生是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为“悬浮到升空”的软离子化技术的创始人。
|
1987年,在“东方质谱讨论会” (1) 上,田中先生首次发表了”软的激光解吸附技术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离子化“,一年之后,科学界看到了他的完整论文(2)。
|
软的激光解吸附是以脉冲激光轰击固相或粘性相样品,样品由脉冲激光中获得能量,样品表面的成分或离子被解吸附,通过电场加速离子,使其飞行进入质谱分析器而被检测,基于离子在质谱飞行管中飞行的时间对离子进行鉴别,离子飞行的时间取决于离子的质/荷比(m/z),离子的质/荷比越大,其飞行速度越慢,完成飞行轨迹所需时间越长。
|
岛津生命科学主席Tetsuo Ichikawa先生指出:“田中先生在1983年加入日本岛津制作所,在中心研究实验室作研究和开发工程师。他的发明对岛津克雷斯托公司商业开发Axima系列和Kompact系列飞行质谱仪起到了关键作用。除此之外,田中先生在创新型的MALDI-TOF的联用设计研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,其是在飞行质谱(TOF)分离前,采用四极离子阱质谱(QIT)两者联用。它使我非常骄傲认为我们仪器中采用技术得到了诺贝尔奖的承认,同时田中先生的先驱成就也得到了奖赏。”
|
MALDI-TOF(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-飞行质谱仪)用于生物大分子分子量测定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,瑞典皇家科学院承认田中先生的技术,因为它是“蛋白质组学”研究的基础。
|
References (参考文献): |
(1)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Japan-China Joint Symposium on Mass Spectrometry, Matsuda H., Liang, X-T., eds.; Bando Press, Osaka, pp185-188 (1987)
(2)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, 151 – 153 (1988), Koichi Tanaka, Hiroaki Waki, Yutaka Ido, Satoshi AKita, Yoshikazu Yoshida and Tamio Yoshida
(3) MALDI-TOFMS for Structure Analysis, Shimadzu Review, Vol. 54, No. 1, 9 - 16 (1997.3), Koichi Tanaka |
|
|
|